前言:
因為新工作的挑戰,我已花幾個月的時間學習這項技能。現在,我決定透過寫下這段學習心得歷程,來見證自己的蛻變。這份紀錄不僅是成長的軌跡,更是未來的指南,讓我能隨時回顧與檢視,持續精進。
什麼是日誌 (Log)
定義:
電腦系統、應用程式或網路設備在運行過程中自動生成的紀錄,用來保存事件、狀態變化與操作資訊。
目的:
維運:協助系統管理員找出問題或效能瓶頸。
安全:偵測未授權行為與異常活動。
稽核:符合法規要求。
追蹤:提供事件發生的歷史線索。
日誌的基本元素
一則日誌通常包含:
時間戳 (Timestamp) → 事件發生的時間
主機/服務名稱 (Host/Service) → 產生日誌的來源
事件等級 (Severity Level) → Info、Warning、Error、Critical
訊息 (Message) → 事件描述或錯誤內容
範例(Linux syslog):
系統日誌 (System Log)
系統日誌主要紀錄作業系統核心與服務的狀態,是診斷與維護的第一手資料。
(1) Linux / Unix 系統
存放位置:/var/log/
/var/log/messages → 核心與系統事件
/var/log/secure → 登入與驗證事件
查看工具:
cat /var/log/ messages
tail -f /var/log/messages(即時監看)
journalctl(系統的日誌查看器)
系統日誌的用途
監控系統健康:例如CPU過載、磁碟空間不足、程式沒有正常啟動。
偵測安全風險:例如未授權登入嘗試、權限變更。
維護歷史紀錄:提供後續問題分析依據。